Content
台灣主權爭議就在於開羅宣言是否具有國際上的法理效力,因為只有這個宣言表示將台灣由日本歸還給當時還未撤退到台灣的中華民國國民黨,其他的都沒有言明歸還給誰,舊金山合約裡也沒有說,只說交給聯合國託管,也就是當時美國主導的台灣地位未定論。
因此當蔣中正打輸內戰,撤退到台灣時,等於撤退到一個主權並不屬於他的土地上,因此中國宣稱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有其道理的。
開羅宣言
開羅宣言並非正式國際合約,僅是一個新聞公報,舊金山合約才算是正式國際合約,具有法律效力。 前者有提到要日本必須放棄對台灣澎湖的一切權利,並將之歸還給當時的中國(蔣中正國民黨),後者僅僅提及日本必須放棄權力這一部分,沒有歸還的這一部分,也是當時美國主張的台澎地位未定論的一部分。
蔣介石復行視事
一九五〇年三月一日,是改變臺灣命運的一天。國共內戰大敗而撤退臺灣、已經引退的蔣介石,不顧「中華民國」憲法程序,宣布「復行視事」,重新行使總統職權。這件事本質上是蔣介石通過軍事政變,借殼「中華民國」,奪取了臺灣的實際控制權。
韓戰
韓戰救了台灣
杜魯門指出「臺灣未來地位的決定必須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復,對日和約的簽訂或經由聯合國考慮
杜魯門提出「臺海中立化政策」和「臺灣地位未定論」,修改了他自己於一九五〇年一月五日發表的關於尊重中華民國對臺灣行政管理的聲明。杜魯門對臺新政策的實際結果是美國與中華民國在政治、軍事、經濟、外交上全面「共同管理臺灣」。
美國的金援
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七四年期間,美國無償軍事援助高達四十二點二億美元。按當時三十五美元兌一盎司黃金的美國官價計,相當於二十四年內美國送了臺灣約一億兩千兩百萬兩黃金,是蔣介石運來臺灣的三十多倍!
科克
一九五〇年春,柯克以個人身分來臺協助蔣介石穩定局面,並成為蔣介石與麥克阿瑟盟軍總部之間最重要的溝通橋梁。柯克一度成為蔣介石在戰略決策上最信任的顧問,特別在韓戰爆發前決定棄守海南島與撤退舟山群島,以及韓戰爆發後決定固守金門,柯克都扮演至為關鍵的角色。
歷史好像在開玩笑,一九五〇年七月蔣介石主張撤守金門但遭麥帥反對;一九五四到五五年臺海危機時,美國主張撤守金門但遭蔣介石的反對,他們雙方用的理由似乎對調了一下。一九五〇年七月,蔣介石撤守金門和其它外島的考慮完全是基於軍事戰略理由,根本沒有考慮到所謂放棄外島就切斷了臺灣與中國的歷史性聯繫。很久以後,才有中華民國官員提出這類政治考量。
美國侵台案
一九五零年八月二十四日,周恩來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美國侵略臺灣」的控訴,控告美國干涉中國內政,侵犯中國主權,要求安理會「制裁美國政府武裝侵略中國領土的罪行,並應立即採取措施,使美國自臺灣及其他屬於中國的領土完全撤出它的武裝侵略部隊」。蘇聯大使馬立克於八月二十九日正式提請安理會將「關於臺灣遭受武裝侵犯的控訴」(簡稱「美國侵臺案」)列入議程。
「其實,中蘇的這一舉動正中美國下懷,當時美國正在考慮如何將臺灣問題國際化,使其單邊的「臺灣中立化」政策得到某種聯合國的認可;美國還認為,只要聯合國正在討論臺灣問題,中共就不太可能武力進攻臺灣。因此,美國將計就計,駐聯合國大使奧斯汀(Warren Austin)立即同意安理會將「美國侵臺案」列入議程,並公開聲明美國對臺灣並無領土或軍事野心,重申「臺灣地位未定」,歡迎聯合國考慮和充分調查臺灣的情況。」
這一段日記非常重要,蔣介石不愧是一個現實主義的領導人,他終於認清了形勢,兩害相權取其輕,接受美國讓臺灣中立化和國際化為中策,以杜決中共侵臺之野心。
「一九五〇年十一月三十日,安全理事會經過討論後表決,以九比一(蘇聯),否決了「美國侵臺案」。[35]除印度棄權外,另外三個已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英國、挪威、南斯拉夫也投了反對票。」
「其實,蔣介石最應感謝的是毛澤東,其愚蠢的抗美援朝,親蘇「一邊倒」的外交路線救了蔣介石和中華民國臺灣的命。韓戰就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言,毛澤東藉由展現力抗美國的意志,替中國在共產主義運動中贏得領導地位,他也成功地運用這場戰爭從蘇聯贏得援助,建立了海軍和空軍,但卻錯失了垮越臺灣海峽的機會。」
「一九五一年二月,「臺灣問題案」又進入第一委員會議程,英國代表以遠東局勢動盪未定為由,建議展延討論。這一建議經表決通過,委員會不設期限的展延本案。當時美、英都沒有預期到,這次展延竟達七十年,導致聯合國至今從未正式討論過臺灣問題」
「蔣介石及其政府對於美國操作臺澎地位未定的目的一清二楚,也是接受與配合的。生死關頭,只有如此才有助於第七艦隊留在臺灣海峽幫中華民國政府保命,其它都是假的。」
中日雙邊和約
「綜上所述,蔣介石充分了解美日實質上是要逼他公開承認中華民國領土主權不及於大陸,他認為這種「適用範圍」的限制對國體的傷害是致命的,但最後在中共的挑戰下,他還是不得不放低姿態,接受美日的要求。當時,中華民國能否與日本簽訂雙邊和約,對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競爭國際地位有重大影響。中華民國政府急需以和約來鞏固其對內、對外的合法性,所以被迫接受限制「法統」範圍,以換取增強國際地位的實質利益。蔣介石是個現實主義政治家,關鍵時刻,他還是會犧牲面子來保裡子,只不過國民黨對臺灣內部進行宣傳時,常常迴避這些真相。」
「該項雙邊條約之條款,關於中國國民政府之一方,應適用於現在在中華民國政府或將來在其控制下之全部領土。」 → 蔣中正的妥協,代表從此放棄對大陸的主權,限縮主權至台澎金馬而已。妥協的原因是韓戰停戰。
蔣中正為了面子,不願意將這段文字寫進條約內,只放在對話紀錄,也就是吉田書簡。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一九五四年九月,毛澤東發動第一次臺海危機,企圖阻止美國與臺灣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杜勒斯原本對簽約非常猶豫,毛澤東的武力威脅適得其反,迫使美國改變立場,同意與臺灣簽約。」
「林孝庭的《意外的國度》認為,一九五〇年代初,國民黨政府與日本、美國所簽訂的兩項條約,一方面在國際上強化了其代表中華民國的正當性,但另一方面卻也進一步深化了「中華民國在臺灣」的事實;一九五二年的《中日和約》,結束兩國戰爭狀態並恢復邦交,一九五四年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使雙方結為正式的軍事盟邦,這兩個重要條約讓蔣介石在臺灣,獲得了堅實的安全與外交基礎,然而無論國民黨人士喜歡與否,此兩約的內容、精神與適用範圍,讓國民黨所宣稱代表的中華民國僅局限於臺灣一隅的格局,逐步永久化與固定化。」
「毛澤東發動一九五四年臺海危機導致了美國與臺灣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該條約的基本精神反共,不僅在軍事上協防中華民國,亦防止共產主義從內部滲透臺灣。《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從法律上將由國共內戰而延伸的臺海危機國際化,同時,確保了美國與中華民國實質上共同管理臺灣的國防和經濟。在《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中,美國實際上承認的中華民國領土只涉及臺澎,對遭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攻擊的外島,美國的承諾含含糊糊,美國也不承認大陸是中華民國領土的一部分。不過,《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對保障海峽兩岸「一邊一國」的長期並存作用很大。蔣介石在國防、外交和經濟上向美國轉讓一部分對臺灣的管理權,是為了臺灣安全而不得不付出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