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愛情的本質與重要性

    • 愛是人生的必需品,不僅是心理需求,也是生理需求,影響我們的潛能發揮與健康。
    • 真正的愛來自整個大腦的運作,而非單純的浪漫情感。
  2. 社交與大腦的關聯

    • 人類的大腦隨著社交技能的增長而進化,社交網絡的大小與大腦額葉、顳葉、杏仁體的面積正相關。
    • 孤獨會降低腦部灰質與白質,影響健康,甚至加速老化,形成惡性循環。
    • 健康的人際關係能促進大腦功能,預防認知衰退,提升創造力與思維能力。
  3. 愛情對大腦與身體的影響

    • 愛情會提高社交情商,使人對負面情緒更敏感,幫助伴侶關係穩定。
    • 長期穩定的愛情關係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免疫功能,減少成癮行為與中風風險,並加速傷口癒合。
    • 戀愛中的人反應速度更快,在認知與語言測試上表現更佳,愛情會活化多個大腦區域,包括報償系統與高階認知區域。
  4. 愛與慾望的關係

    • 愛與慾望並非對立,而是相互影響的力量,涉及大腦不同區域(前腦島與後腦島)。
    • 肢體接觸在愛情中扮演關鍵角色,能夠促進信任與親密感。
    • 身體親密關係對維持婚姻與愛情至關重要,若遇困難,可透過共同烹飪、擁抱等方式提升滿意度。
    • 以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看,肢體接觸是愛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任何人都可能會愛上炮友,原因就在於在肢體接觸時大腦所分泌的多巴胺和催產素。
    • 眼神接觸是情侶之間最可靠的感情指標。
    • 大腦中的腦島(insula)負責讓我們意識到自身的渴望,理解身體的體驗,並賦予其價值。
    • 慾望會刺激後腦島,而愛則會刺激前腦島,因此愛和慾望並非互相對立的力量,反而是相互影響發展而生。愛基本上是一種抽象表徵,反映了慾望所代表的內心報償感受,如果說慾望是葡萄,那愛就是用葡萄榨出的葡萄汁。
    • 身體親密關係(對於後腦島的刺激)對於維繫愛情與婚姻來說非常重要,也正是如此,在身體親密關係中遇到困難的情侶,其分手機率遠高於沒有遇到困難的情侶。
    • 若無法改善身體親密關係,因為後腦島同時也會受到味覺、觸覺等其他感官體驗所刺激,因此和伴侶一起烹飪、擁抱,或兩人一起體驗芬芳的香氣等等也有助於提高關係的滿意度。
  5. 戀愛週期與挑戰

    • 兩年與四年是戀愛危機高峰期:
      • 兩年後,多巴胺濃度恢復正常,使人「清醒」。
      • 四年後,分手率達高峰,符合演化觀點,即共同撫養後代至較穩定的階段。
    • 維持幸福關係的關鍵在於不斷深入認識對方,適應彼此的成長與變化,共同面對挑戰,重新愛上彼此。
  6. 大腦平衡與愛情維持

    • 前額葉皮質負責理性決策,但過度使用會導致完美主義與壓力,需透過正念冥想、親近大自然等方式維持平衡,讓人活在當下。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