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與利率
    • 公開市場操作:例如在市場上買入國庫券(錢從聯準會手上流向市場,市場資金充裕,利率因而降低)。賣出國庫券則相反,利率上升。
    • 借貸給銀行(重貼現)。同樣道理,借愈多利率會下降愈多。
    • 隔夜拆款利率
    • 台灣的利率卻是由公股銀行帶頭調整。
  • 央行與匯率
    • 外匯市場買入外幣、賣出新臺幣使新台幣貶值。升值則相反,賣出外幣,買入新台幣。
    • 「台灣央行自1989年匯率與利率自由化以來,在過去二十年來時常刻意貶值新臺幣匯率,因此釋放出許多新臺幣到經濟體中,增加臺灣的貨幣發行量,進而造成臺灣銀行體系長期以來資金氾濫的問題。」
    • 台灣央行長期阻止新台幣升值,因此台灣的外匯存底十分驚人,在 2022 年可以排到全球第四多
    • 問題就在於:讓新台幣貶值對於出口到底有沒有幫助?就算有,也會傷害到進口商,整體社會福利是降低的。
      • 產業鍊全球分工使得貶值救出口不再有效,因為出口商只做產品的一部分,其他部分都要進口,而貶值會使進口成本增加。
      • 貶值會使產業升級不利,因為購買已開發國家的先進高科技產品、人才等等都屬於進口,而貶值不利於進口。
      • 產業升級不利,國際競爭力下降,利潤自然變少,薪水自然不會成長,人才因此外流。
      • 長期阻升使得台灣的名目 GDP 相比於其他國家而言較低,雖然說購買力平價還算不錯,但是這就代表,台灣人在台灣可以過的不錯(除了買不起房),但是只要一出國,能花的錢就是比別人少。
  • 央行決策的影響力
    • 調整利率有其極限,經濟要真正成長還是必須依靠創新,所以說投資研發很重要。(破壞式創新)(熊彼得)
    • 利率調整的影響會需要時間反映到市場上。
      • 「就算銀行收到新增加的資金後,很快便將這些新資金貸出給客戶,但企業要投資、設廠、雇用新員工都需要時間,消費者在決定該不該多花錢消費時,也需要時間考慮,因此央行的錢要真正流入經濟體、帶動經濟的生產與活力,有著不確定的延遲效果。」
      • 「央行決策就像是在開一臺油門與煞車都可能延遲發揮效果的汽車」
  • 央行與財政部
    • 政府影響經濟的手段包括:減稅、公共建設等等。兩者必須合作才可以使彼此對經濟的影響不相衝突。
  • 台灣經濟與美國經濟
  • 三元悖論
    • 固定匯率、自主的貨幣政策、資金自由流動這三者,不可能三者都兼顧,只能任選兩個。

「過去,當有批評者質疑,央行的貶值政策造成臺灣人均GDP成長停滯時,央行曾辯稱,臺灣的人均GDP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在國際中仍然名列前茅。這是事實,但若我們的名目匯率GDP與購買力平價GDP的差距能夠弭平,國人出國旅遊時的購買力便會增加,可以玩得更盡興,在臺灣消費進口商品時,價格也可以更低廉。」

「不過,臺灣隔拆利率的運作模式,迥異於上述各國的機制:臺灣宣布的政策利率,與市場慣用的隔拆利率,兩者的意義和數值天差地別。」

「由於銀行向央行借貸的利率具懲罰性質,這發展固然是合理的,但是在臺灣銀行體系資金長期處於氾濫的情況下,銀行不會使用貼現窗口向央行融通。重貼現率從此失去了實際的功能,而且也無法有效引導市場利率的變動。」

「隔拆利率是比較跨國短期利率時的常用標的,若要比較長期利率,則會使用10年期政府公債。」

「央行主宰著貨幣政策,利率又是影響房價走揚的一大因子,臺灣房地產近二十年來的飆漲現象,央行正是幕後的重要推手。」

「臺灣多家銀行的營業重心,在這二十年間,從存放款業務逐漸過渡到財富管理部門,介紹存款戶購買基金、債券、保險等理財產品,賺取手續費用。金融機構跨業經營固然可以產生範疇經濟(economy of scope),2增加多元收入,並提供客戶多樣化金融服務,但是營業重心轉移的背後原因,與低利率環境脫不了關係。」

低利率 利差賺不了錢

日本低利率政策沒有讓國家走出通貨緊縮的原因是殭屍企業太多。

  • 央行與外匯存底

    • 央行將買回來的外匯用「換匯交易」存放在國內商業銀行那裡,銀行也有動機跟央行買,因為國內利率太低,銀行需要將資金匯到海外做投資,且跟央行做換匯交易可以避免匯率風險。但是這些錢就不會記錄在央行的外匯資產負債表上面,使外界低估央行外匯存底增加的速度。
    • 台灣央行外匯存底透明度低,大眾無法知道央行究竟把他們的錢拿去幹嘛。
  • 外匯存底的好處與壞處

    • 好處是能應對國際熱錢進出,避免本國貨幣受影響而貶值。
    • 壞處
    • 「不過,持有大量外匯存底,也有其成本。 央行持有外匯存底,若本國貨幣升值(也就是外幣貶值),則這些外匯存底以本國貨幣來估值時,價值便會減損。央行若不想讓外匯存底這一資產的價值下跌,便需要不斷干預匯率、阻止本國貨幣升值,但這麼做卻又會累積更多的外匯存底,當本國貨幣升值時,所帶來的資產損失就會愈來愈大。另一方面,央行買進外匯時,會釋放本國貨幣到市場上,此舉會造成國內資金氾濫,於是央行需要發行定期存單,吸收金融體系氾濫的資金。定期存單會為央行帶來利息的負擔,央行若要減少定期存單的利息支出,就需要壓低利率,而當外匯存底的規模愈大、定期存單的發行量也愈大,為避免利息支出增加,央行有很強的動機刻意施行低利率政策,相關細節我們將在下章提到。不過,低利率政策卻會為經濟體帶來房地產等資產價格上升、民眾銀行定存增值不易等負面影響。」
  • 外匯存底與盈餘繳庫

    • 「一開始,央行或許只是希望透過貶值刺激出口,進而促進經濟成長,而不斷干預外匯、累積了大量外匯存底。累積大量外匯存底,卻會造成新臺幣供給增加,為了減輕國內的通膨壓力,央行開始大量發行定期存單。外匯存底的成長,跟定期存單的總量的成長,呈現高度相關(再回顧圖6-2)。因此,隨著外匯存底累積、雖然國外投資所獲得的孳息愈來愈多,國內定期存單所需支付的利息卻也同步增加。臺灣央行若不想讓財務報表上出現虧損,勢必得壓低國內利率,以減少利息支出。」
    • 「央行持續而穩定的盈餘繳庫,也會讓政府愈來愈倚賴此一財源,使得央行為了維持每年的盈餘繳庫數額,而不斷延續低利率與低匯率的政策。如此一來,便形成了惡性循環,央行的「雙低」政策促成盈餘繳庫,為了盈餘繳庫又得繼續維持「雙低」貨幣政策,讓臺灣因低利率與低匯率政策所帶來的傷害,遲遲無法從根本上進行改善。」
    • 「我們在第3章討論過,臺灣國內借款數額最高的,是企業借款以及房貸。也就是說,央行盈餘繳庫所造成的財富重分配,是讓民眾存款利息減少、存款生財不易;另一方面,也讓繳得出頭期款、能夠負擔房貸的民眾,享受到低利率的好處——但低利率也推升了房價,買不起房屋的人,更加成為經濟上的弱勢。」
    • 「世界各國央行之所以不把盈餘繳庫視為央行目標之一,正是因為希望能維持央行運作的獨立性,不因盈餘繳庫,而扭曲最適切的貨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