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的形而上學,它把一切存有者的內心活動視為「意志」(willing),而這些意志是真實地通達至「物自身」(thing-in-itself)的。先把複雜的形而上體系放在一邊,簡單的說,意志是存在者理解世界的關鍵。不幸的是,一切意志的活動都源自匱乏,而人的存在卻又是充滿著慾望和匱乏的。因此,人可說是無可避免地需要面對痛苦。

叔本華又說,當人嘗試減輕生命中的痛苦,他所能做到的,往往只是把痛苦從一個面向轉移到另一個面向。繼而,又補充:「所謂的滿足,或通常被稱為快樂,確實地,永遠只能夠是負面﹑永不正面的。」因為它只能夠是對某慾望作產生的痛苦的消除。

原文網址: 論詩人的自殺:重讀叔本華|于千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231944?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堅持物自體,並認為它可以透過直覺而被認識,將其確定為意志。意志獨立於時間、空間,所有理性、知識都從屬於它。人們只有在審美的沉思時逃離其中

無為,並非無所作為,而是那種作為盡可能不以人為的方式去過度扭曲、干預事物本然發展的嘗試,也因此即使有所為之也盡似無所著跡,所以老子才說「善行者無轍跡」——你順著事物的本然原理走,就像順著路上自然的道路走,不留斧鑿之跡,自然無為而無不為,不是不為,而是為之而不矯作,道法自然,故曰慈。

從佛家的傳統看,這種任物自在是一種觀見的智慧。身而為人,我們不免為眼前的一切人事物建立起某種因果關係,然後用這種因果連結的方式去算計種種或善或惡的執念,這是「造業」最中性的意思。因為我們不得不為事物增添某種連結感,連結是業的開端,一經色受想行識的運轉,業力也就如火如荼轉開。所以佛法說唯有解脫的佛能如如觀法相,法相,一相,實相,如相。實相即如相,這個如相,英文對譯的字眼來的更為明瞭暢快,“suchness”,僅僅如是,如是這個,僅僅只是當下的這一個。

原文網址: 物自體與任物自在——從物性經驗談生活世界移轉(下)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123271?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